宁海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客服电话:0574-65520000
搜索
查看: 6670|回复: 3

[网友播报] 宁海街头常见!千万不要采摘食用

[复制链接]

1479

主题

2063

帖子

1万

积分

Lv.17 二品巡抚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18453
在线时间
236 小时
发表于 前天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银杏果,是最近公园、路边常见的一种果子,一些市民喜欢采摘或捡回家炖汤或盐焗,但要注意的是, 银杏果千万不能乱吃,有可能引发中毒!
      原来,银杏果中含有类似罂碱物质的毒素,不可生食也不能过量食用。
      银杏果又名白果,据《本草纲目》记载,白果熟食能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银杏果能够防治心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对于高血压、冠心病、脑供血不足、阿尔茨海默病等均有较好疗效。其药用价值吸引了不少人,但食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中毒。
      每年秋季都有人因食用银杏果中毒,以儿童和老人居多。银杏果中的有毒成分主要是以下四种:
      01.白果醇
      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白果醇损害泌尿系统时,还可能引起血尿。
      02.白果酸
      也称银杏酸,过量摄入会破坏人体细胞,引发中毒反应。此外,白果酸还会干扰维生素B6的合成和代谢,影响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导致癫痫发作等。
      03.白果酚
      会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
      04.氰化物
      银杏果中含有极少量的氰化物,且芯的含量比果肉高很多,摄入过量会导致恶心、呕吐、头痛和抽搐等中毒症状。
      银杏果中毒多发生在食用后3~4小时内,有的潜伏期长达16小时,轻者一两天可自愈,但严重者会死亡。因此,食用白果后一旦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催吐并及时就医。
      专家提醒,银杏果所含毒素溶于水,遇热毒性下降,烹饪时可先剥除银杏果的硬壳,抽掉果仁中的绿芽,开水上锅,大火蒸十几分钟,或者水开后下锅煮10分钟,如果用来炒菜,也应先煮熟后再与其他配菜一起下锅,绝不能生食。
      需要提醒的是,银杏的外种皮、种仁及绿色的胚都含有白果二酚、白果酚等有毒物质,容易引起皮肤红肿、瘙痒、脱皮等过敏症状,严重者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处理银杏果时最好戴上手套。
      最后提醒广大市民,即使是熟制的银杏果,也不要过量食用。成人一次不要超过20颗,每日食用者,一次不能超过10颗。儿童不要超过5颗,5岁以下婴幼儿禁止食用。
      另外,有一些老年人喜欢用新鲜的银杏叶煮水饮用,但银杏叶中也含有水溶性的白果酸,泡水喝容易引起神经麻痹或阵发性痉挛等中毒症状,因此这种做法也不可取。
     来源:宁波发布、宁波市卫生健康委
下载宁海在线客户端

27

主题

539

帖子

2812

积分

Lv.7 探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12
在线时间
125 小时
发表于 前天 2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1

主题

4万

帖子

38万

积分

Lv.23 皇帝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积分
386149
在线时间
538 小时
发表于 前天 2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小心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68

帖子

3975

积分

Lv.9 状元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975
在线时间
0 小时
发表于 昨天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涨知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客户端|浙公网安备案 33022602000116|宁海在线 ( 浙B2-20090316-1

关于我们|电话:0574-65520000 ,GMT+8, 2025-9-21 03:55 , Processed in 0.082165 second(s), 20 queries ,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0-2015 NHZJ In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电话:13819844444  邮箱:admin@nhzj.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