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病态建筑”造成健康风险
“病态建筑”是指那些质量差、老旧且缺乏维护的建筑结构,其特点是潮湿且空气流通不良。居住在这些建筑中的人报告健康问题的比例高于合理预期,且原因难以确定。
这些建筑中的居民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被称为病态建筑综合征的症状。最显著的包括:眼睛、鼻子和喉咙刺激,黏膜和皮肤干燥,发声困难,呼吸困难,皮疹,皮肤瘙痒,头晕和头痛,精神和身体疲劳,呼吸道感染和感冒反复发作。
某些情况下,居住条件还可能加剧常见疾病的发生,如鼻窦炎和某些类型的湿疹,并且症状在下午比早上更常见。
此外,环境污染物也可被视为风险因素,因为它们在这些建筑结构中普遍存在,且来源可能多种多样。
重要的是,建筑物使用者本身可能是有害颗粒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人类会排放二氧化碳、水蒸气、颗粒物和生物气溶胶。
生物污染物可能导致传染病和过敏。香烟烟雾也是重要的污染物,它含有3000多种化合物,例如一氧化碳、醛类、氮氧化物和金属。建筑物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家具和其他物品,也可能是空气中存在甲醛、有机蒸汽、粉尘和纤维等化合物的原因。
另一方面,日常工作和维护中使用的材料也可能向环境中释放污染物。一些例子包括涂改液等产品、复印机释放的臭氧、杀菌剂、清洁产品、除臭剂,以及噪音和光照等物理因素。不要忘记,对于化学产品而言,它们的混合物可能对人体产生叠加、协同或拮抗效应。
暴露于这些化合物的人可能会出现多重化学物质敏感综合征,这是指在浓度非常低但暴露时间很长的情况下,某些物质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据参考消息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