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 发表于 前天 08:18

宁海各地奖教奖学助学蔚然成风

崇文重教 兴学育才宁海各地奖教奖学助学蔚然成风
  8月10日,岔路镇湖头村举行第七届枫湖奖学金颁奖仪式,为42名优秀学子颁发了奖学金,向17名小学新生发放崇学礼包,还举行了学童启蒙仪式。8月16日,第三届“尖龙奖学奖教金”颁发仪式在大佳何镇方孝孺中学举行,为中考成绩优异的学子发放奖学金,激励广大学子奋发向上、逐梦远航,并表彰先进教师。9月9日,创立于2021年的长街镇“香花山”奖教奖学金颁发,以表彰该镇中小学校的优秀师生及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学子……
  近年来,每逢教师节前后或者春节,我县各乡镇(街道)甚至很多村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奖教奖学助学活动,奖励学有所成的优秀学子和扎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并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全县范围内营造起崇文重教的浓厚氛围。
  这些村镇级的行动,并非一时兴起的偶然之举。宁海被誉为“读书种子之乡”。叶梦鼎、舒岳祥、胡三省、卢原质、方孝孺、柔石、潘天寿……他们是宁海文脉的象征,也是城市的骄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宁海人好学、善学。
  从古代办义塾、义学,到如今在县慈善总会、县人民教育基金会设立教育基金,宁海民间奖教奖学助学的氛围一直非常浓郁。成立于1989年5月的宁海县人民教育基金会,已建立冠名基金65个,其中百万元以上的大额基金达37个,多年来得到得力集团、如意公司、建新科技等全县各大企业的大力支持,其中得力集团的捐赠总金额就高达4590多万元,每年助困、奖励优秀师生都在千人次以上。
  如今,这份崇文重教的传统,正随着宁海人越来越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广袤的乡村蔚然成风。
  今年是西店镇石孔村连续为优秀学子颁发奖学金的第17个年头,自2008年村里设立奖学金开始,石孔村已走出2名硕士研究生、82名本科生。在村党支部书记冯权本看来,优秀学子学有所成走出“小家庭”,村里为他们颁发奖学金,送上鼓励和祝福,代表着将他们汇集到石孔村这一“大家庭”中来。
  创办于2020年的一市武岙文教援助中心,已累计筹集120多万元,奖励近200人次学生、资助20余个贫困家庭。今年春节期间的发奖仪式上,当中心负责人黄必胜勉励优秀学子“回馈社会、报效家乡”时,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而在岔路镇湖头村,“枫湖助学基金”已成为与县慈善总会正式签约的一项规范慈善项目。湖头村党支部书记葛民文说:“我们这代人条件有限,上过大学的人凤毛麟角,现在条件好了,村里为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应该的。”
  在奖学金的设立和发放上,各村则各具特色。资金来源上,有的依托村集体经济,有的依靠优秀企业家捐赠;发放标准与范围也根据各村实际有所不同。一个共同的趋势是:在一些企业家的慷慨助力下,有越来越多的村庄开始实施奖教奖学助学行动,为乡村发展、人才兴旺注入持久的教育动能。
  深甽镇清潭村便是其中之一。8月下旬,有“进士村”美誉的清潭村举行了优秀学子表彰大会,并正式成立了“清潭进士育才教育基金”。“希望教育基金能够充分发挥奖学励优的积极作用,延续清潭村崇学向上的良好风气。”基金发起人、企业家张位敏表示,清潭村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希望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位学子都能铭记这一传统,勤奋学习、成长成才。梅林街道刘三村也在今年暑假首次开展奖优助学活动,活动收到的首笔40万元基金,便来自宁波金鸟服饰有限公司的捐赠……
  当尊师重教成为社会共识,回报家乡成为行动自觉,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进来。当前的宁海,正凝聚起多方力量,形成“崇文重教兴学育才”的良好风尚。
       来源:今日宁海

wfx9352 发表于 前天 09:33

又欠木公 发表于 昨天 07:40

虚度年华 发表于 昨天 08:11

伤心小剑 发表于 昨天 09:25

{:6_28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宁海各地奖教奖学助学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