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宁海小将,斩获20金!
近日,第十七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在丽水举行,235支中外团队同场竞技,力洋小学武术队成绩耀眼,斩获20金11银9铜,并获发展青少年儿童武术突出贡献奖与总团体全能大奖。这些奖牌背后,是78岁老武生的薪火相传,是乡村少年的破茧成蝶,更是一所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这个暑假,每天清晨7点,训练馆里已响起整齐的踏步声。两张斑驳的武术垫上,孩子们正练习着高难度跳跃,落地的闷响在空旷的场馆回荡,但队员们从不喊疼。
教练陈汝华说道:“农村孩子特别能吃苦,训练中手脚破皮都是家常便饭,但他们从来不喊疼。” 孩子们的眼神坚毅如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压腿的酸痛、套路的重复、对打的碰撞,都化作成长的勋章。
方诗涵的转变令人动容。在组队初期,女队员方诗涵性格羞涩内向,其他小朋友一遍能完成的动作她总需要三四遍。“一遍不行那就两遍,两遍不行那就四遍五遍,我不比别人差。”方诗涵总把陈教练教的武德武训记在心上,武术成了她的磨刀石,渐渐地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与力量。每一次精准的出拳,每一次利落的收势,都重塑着她的自信与坚韧。曾经连基本动作都要反复练习的羞涩女孩,如今在赛场上英姿飒爽,获得了2金1银的好成绩。
更特别令人敬佩的是年近八旬的陈汝华教练。这位曾经闪耀宁海平调舞台的老武生,为了让这些山里娃有机会走向专业赛场,自学竞技武术,日复一日地传递。他对武术传承的执着,对乡村孩子的深情,也深深地感染着学校的师生。 该校校长何建辉至今记得与陈教练初次见面的场景。当提出教学邀请时,没想到已退休多年的陈教练眼中立即焕发出光彩。“教!这些娃娃我教定了!”这位老武生没有丝毫犹豫,“武术火”在他心中重新燃起,当即就答应了这个请求。此后的每天清晨,陈教练风雨无阻地搭乘公交车往返于城乡之间。他将传统武艺的精髓与做人的筋骨,细细刻进孩子们的生命里。 “武术不仅强身,更是他们走向山外世界的翅膀。”何建辉说。力洋镇是山后武术的发源地,在宁海力洋镇已传承300多年。为发扬传承当地武术精神,力洋小学多年来把武术融入教学。“孩子们在日复一日的锤炼中淬炼意志,如今有了机会在国际赛场的聚光灯下挺直脊梁。武术为这群深山里的孩子们打开了眺望广阔天地的那扇窗。” 来源:甬派 厉害 宁海小将厉害,为宁海人争光。 厉害呀 厉害 是78岁老武生的薪火相传,是乡村少年的破茧成蝶,更是一所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力洋镇是山后武术的发源地,在宁海力洋镇已传承300多年。 后生可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