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答:智能化交通让出行更顺畅
昨日下午,县人大常委会法制和监察司法工委就“智能化交通出行”主题进行阳光监督,邀请县人大代表和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相关负责人走进相关平台互动交流。共接听市民热线电话19个,网友提问42条,直播累计观看1.78万人次。以下是记者整理的部分热点问题解答。道路信号灯相关问题
县人大代表汪亚萍:路口是否安装信号灯通常是怎么考虑的?在信号灯密集的区域有没有可能减少数量?
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回复:交管部门根据《道路交通法》以及信号灯设置规范,参与道路主管部门的信号灯建设先期评审和后期验收工作,并在建设部门移交交管部门后,由交管部门负责管理。近几年新建信号灯均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但是通过日常排查,部分路口因交通流量以及道路通行等情况变化,需要对过于密集的信号灯进行归并和迁移。目前,交管大队已归并迁移7处信号灯路口。
下一步,公安交管部门将持续根据信号灯设置规范,进一步规范信号灯建设审查制度,综合考量周边居民出行习惯,流量变化,事故情况,科学有序设置信号灯,持续打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县人大代表周海晓:部分路口的信号灯配时与实际通行需求不匹配,是否有具体的整改方案?未来是否计划引入智能化、AI技术实时调整信号灯的配时?
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回复:信号灯配时需要实时跟进、不断更新才能满足实际通行需求,目前辖区纳入交管系统的350余个路口信号灯,传统的人工排查确实已跟不上实际需要。针对此情况,宁海交管大队即将启动最新信控平台,可实现最关键的“信号灯配时预警”,新平台的投入使用将实现智能预警,如开发区的路口信号灯随着人员的增流,原先的信号灯配时方案已与实际通行需要不适配,这种情况下平台就会发出预警,通过预警,交管指挥中心作实时跟进调整。
智慧交通出行相关问题
县人大代表汪亚萍:目前我县已建好的绿波带有哪些,有没有达到预设目标?接下去有哪些新建绿波带的计划?
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回复:绿波带的建设是基于沿线信控配时方案“步调一致”,即所有信号灯配时方案都能适配绿波时速设计且不冲突,这样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桃源路作为城区重要的主干通行道路,通行秩序一直都是交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宁海交管大队引入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大华科技公司等合作单位,共同对桃源路绿波带建设作了2期集中改造升级。截至目前,桃源路绿波优化一期平峰期建设已完成,整个方案将桃源路绿波带分为南北2段,南段将人民大道接入绿波带,自人民大道始至时代大道,绿波时速为50km/h,较改造前实现双向停车次数减少40%、行程时间节省20%;北段自金水路至兴宁路,绿波时速为60km/h,通过相位差调整实现进城方向停车次数从2-3次降至0-2次,设计速度由45km/h提至55km/h。也就是说,如果驾驶员在平峰期从人民大道出发,以匀速50km/h绿波速度由南向北行驶至兴宁路,整段通行最多吃到3个信号灯,分别是民生路、科技大道、科三路。二期建设以早晚高峰绿波带建设为总体目标,届时将启用新的信控平台,目前也在探索“自适应”动态绿波建设,但工作难度真的很大,很多现实问题已不是仅仅通过信号灯配时调整能解决的事情,更多的有涉及道路建设、路口渠化等联动协调建设,我们也在积极统筹作最优整改。
兴海路作为城区主干道一直都是交管疏通保畅工作的重点路段,6月份完成了对兴海路绿波提升改造,以分段绿波建设为基础(竹泉路-天明路、民生路-兴海路、外环路-东旺路),通过相位差、相位相序调整实现分段双向绿波,实现以下绿波效果:平峰时段设计速度提升至50-60km/h,平峰停车次数减少50%,行程时间节省34%。针对高峰时段重点跟进重点路段“民生路-星海小学段”,统一了配时周期,新增28秒带宽;高峰时段采用“早出晚进”协调策略,学校周边增设“上下学时段”,总体高峰停车次数减少30%,拥堵溢出相对有所控制。但距离群众通行需求尚存在一定距离:金水路-时代大道段、星海小学路口由于信号灯设置近、车流量大等实际问题,需道路渠化改造或道路交通组织调整,整改难度较大。这也是下阶段需重点跟进的绿波建设工作。
县人大代表周海晓:城区的主干道早晚高峰的时候车流量非常大,能不能通过设置“可变车道”或“潮汐车道”缓解交通通行压力?
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回复:目前城区设置可变车道的路段有8个——沿海南线与兴海路、桃源路与时代大道、桃源路与民生路、天明路与气象路、桃源路与金水路、兴海路星海小学段、兴海路盛宁线段、兴宁路与正学路,具体可变通行时段可参考各路口告识。可变车道的设置需综合考虑道路设置、交通流量、信号控制、标志标线等各方面条件,如需具备3条以上导向车道、直行车流与转向车流存在互补性等条件,目前交管大队也在做相关排查工作,符合设置条件的路口作“应改尽改”“应疏尽疏”。
网友“林”提问:我是一名长期在宁海跑运输的货车司机,听说现在企业厂区停车,要用“智慧入园”系统,请问这个具体怎么操作?
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回复:为缓解梅桥园区大车多、停车难的问题,我县推出了大型货车“智慧入园”模式,通过盘活停车资源、叫号入园停车、精准路线引导等措施,解决园区大型车辆停靠难、入园等待时间长等问题。自实行以来,平均排队时长减少43.85%,货车拥堵现象也得到了有效治理。如果目的地支持智慧入园功能,物流公司会提前发预约二维码,您可根据实际情况预约入园时间、签到时间。预约后,您可先将车停在兴海北路大型车辆停车位上,接到通知后再发车,无需长时间在园区门口等待。
交通道路设置相关问题
县人大代表汪亚萍:针对遮挡视线的道路绿化带能否进行修剪或适当减少绿植数量?
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回复:对于绿化遮挡视线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大队已通过抄送绿化养护部门整改250余处。目前,已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通过三项措施优化:完善让行标志标线,明确路权;修剪遮挡视线的绿化,改善视野;对视线仍不佳的路口增设广角镜,辅助观察,从而有效降低路口合流冲突风险,提升通行安全性。
人大代表周海晓:有些路口将左转弯车道设置在了道路的最右侧,这样设计的主要考量是什么?左转弯靠右设置的标志标识能否设置得更靠前一些,以便不熟悉路况的司机有充足的提前变道时间和空间?
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回复:在交通工程中,“左转右置”(即左转车道设置在道路右侧,而非常规的左侧)是一种特殊的车道布局设计。当遇到交叉路口进口直行车道与出口车道错位时,采用这种设计可以调整车流角度,避免抢道,提升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例如城区的中山路与气象路口、桥头胡的平安大道与滨海大道路口等,通过左转右置,通行效率提升超30%。在实际驾驶中,驾驶员需按照车道标志和地面标线提前驶入左转车道。
网友“琪琪-Y”:城区很多路口设置了右转弯保护区,立了很多铁柱子,请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回复:一是通过物理隔离来分离机非通行空间,减少右转车辆与非机动车行人的冲突,降低事故风险;二是缩短行人非机动车过街距离,提升过街效率,同时减少非机动车越线停车的现象。今年,为进一步提升非机动车行人在等候区等待的体验,我大队会同住建、传媒集团在城区主要路口设置了遮阳棚,在为市民遮挡阳光、躲避风雨的同时,也间接引导市民在等候区内等待通行,进一步规范了路口交通秩序。
来源:今日宁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