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山客 发表于 2024-6-9 15:28:38

散木 发表于 2024-6-9 15:09
按西大街中大街东大街为轴,好像是大部分学校是在北侧.........

南片学校也多的,有大学1所。普高2所,职高1所,初中3所,小学3所。

看不惯我就要说 发表于 2024-6-9 17:33:58

学校是地方经济的命脉???我第一次听这样的论点

古山客 发表于 2024-6-9 17:59:49

看不惯我就要说 发表于 2024-6-9 17:33
学校是地方经济的命脉???我第一次听这样的论点

八十年代初期宁海就宁海城区就宁海中学与城关中学两所完中,小学只有城东城南城西城中

散木 发表于 2024-6-9 18:02:42

古山客 发表于 2024-6-9 15:28
南片学校也多的,有大学1所。普高2所,职高1所,初中3所,小学3所。

小学,城南小学城东小学。初中,致远海亮。职高,一职高名气好像是没梅林的二职高的高。大学?不知道

古山客 发表于 2024-6-9 18:12:18

散木 发表于 2024-6-9 18:02
小学,城南小学城东小学。初中,致远海亮。职高,一职高名气好像是没梅林的二职高的高。大学?不知道

老年大学,还有党校

看不惯我就要说 发表于 2024-6-9 18:19:42

古山客 发表于 2024-6-9 17:59
八十年代初期宁海就宁海城区就宁海中学与城关中学两所完中,小学只有城东城南城西城中

到底是有了学校经济才腾飞还是腾飞了才有更好的学校,这个逻辑你是不是弄反了

散木 发表于 2024-6-9 19:16:15

古山客 发表于 2024-6-9 18:12
老年大学,还有党校

老年大学.......呃............
党校已经拆迁了...........

古山客 发表于 2024-6-9 20:17:27

看不惯我就要说 发表于 2024-6-9 18:19
到底是有了学校经济才腾飞还是腾飞了才有更好的学校,这个逻辑你是不是弄反了

学校越好经济越好,经济越好才有税收养活学校,这是良性循环。像现在的农村连小学都没有,还有年轻人吗,人都没了还有什么经济可谈。现在城区学校读书,只要你是中国人,只要学分合格,都可以读。15年前别说外省人,就是本县人来城关读书都要付借读费8000元,还要找孰人帮忙。现在因为人人可续,房价才高,地方才有税收。所以说只要学校办的好地方经济才会发展。

古山客 发表于 2024-6-9 20:32:41

因为宁海城关学校比乡下学校好,所以很多乡下人把子女带到城关来读,宁肯多花16000元的借读费(小学和初中)也要来城关读,这就是学校带动经济的一个方面。子女来城关读书,家长也要跟着来,没地方住,租房,买房,税收就有进账,有了税收,才可以造更好的学校,有了学校才可以留住人才。

古山客 发表于 2024-6-9 21:10:48

正如桃源街道在五年前(2019年秋)专门为外地民工子弟办了一所公办学校(辛岭中学),目的也正是为了留住这些外地民工。留住外地民工,其结果也是为宁海桃源街道创造财富。如果跃龙街道也有这样一所专门的外地民工子弟学校就更好。建议城关中学改扩建后,可以专门劈出一个校园命名为“城关民工子弟学校”,这样一来对城关中学也公平一点。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从《城隍庙真的要黄了吗》一文想起:学校是地方经济的命脉